截至今年10月,上海17.6万头能繁母猪被植入智能电子标识。其中198家规模养猪场植入能繁母猪138749头;6437家散养户植入能繁母猪37436头,植入率达到98%。
上海市农委、畜牧兽医办、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无害化处理中心则可以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繁母猪保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查询母猪统计数据,精准掌握该市母猪每日养殖数量及其变化、死亡母猪的疫病和疾病信息、死亡母猪无害化处理信息。
能繁母猪有了电子身份证后,规避了在投保、理赔过程中存在的传统问题,真正做到“承保标的”与“理赔标的”的一一对应,在投保、核保、报案、理赔、核销、统计等业务环节,整个保险过程电子化操作,通过物联网技术规避了能繁母猪在保险过程中存在的工作繁琐、成本高等传统问题,节约了保险公司实地查勘、交通、审核等费用;由疫控中心通过网络向云端数据库直接提交死因报告,简化了被保险人申请办理保险理赔、提交理赔资料的流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无纸化理赔操作流程后,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传递,大幅提高了理赔效率,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保险理赔中的道德风险。
无害化处理中心自动采集图像系统是能繁母猪保险信息化管理平台中一个确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创新性的应用,它运用物联网技术和图像叠加技术,在能繁母猪死亡后完成图像信息自动采集,并无线上传至数据中心。
操作流程:当能繁母猪发生死亡,由区(县)疫控中心工作人员采集母猪死亡原因,并现场打印一张包含死亡母猪电子身份证号(即纸质二维码凭证)给予养殖户;同时,在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之前自动采集死亡母猪电子信息,并自动上传至云端数据中心,相当于建立了死亡母猪电子身份证号的照片库;保险公司则根据无害化处理中心上传的照片进行自动理赔。
近年来,我国制售病死猪肉案件频发,上海能繁母猪被植入智能电子标识,有效的预防和监管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