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每年的九、十月份正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季节,以往由于公款消费较多,每年此时都会推动大闸蟹的价格一路走高。然而,受中央“八项规定”和遏制“节日腐败”等禁令的影响,今年的“螃蟹行情”有些不一样,各地大闸蟹的生意比较冷清,销量也比往年减少了近三成。
不过,一些养殖户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导致大闸蟹的产量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
蟹农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养蟹成本比去年有所提高,螃蟹数量有所减少,但销售情况却不像去年那么好,尤其是公款消费这块,数量锐减。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告诉记者,过去公款消费占阳澄湖大闸蟹总消费额的30%-40%,估计今年公款消费仅占总额的10%以下。苏州的大闸蟹销售行情遇冷,那么,其它城市的大闸蟹销售情况又是如何呢?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的宜方园蟹品店成立于2007年,是太原市最早经营阳澄湖大闸蟹的商家。每年可以售出5千斤的阳澄湖大闸蟹,占到太原市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记者来到这里时,总经理冯建平正忙着捆绑螃蟹。
冯建平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开湖捕捞的大闸蟹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0%,但是到达专卖店后的价格却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中秋节前3两重母蟹每只125元,售价与去年持平。然而,中秋节后第二天,大闸蟹价格就明显下跌,3两重母蟹每只跌到90元;而且个头大、品相好的大闸蟹消费力骤然衰减。反倒是售价在40至70元的小规格螃蟹受到欢迎。
冯建平说,今年中央反复强调禁止“节日腐败”,与往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相比,今年大宗采购寥寥无几。因此以往受欢迎的大螃蟹也没了销路,无奈之下,冯建平只好采取降价措施。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