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对阳澄湖大闸蟹垂涎三尺的潘先生,昨天,终于赶上了第一波吃蟹热潮——首批大闸蟹已经“坐飞机”、“戴戒指”抵达厦门。
昨天凌晨,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傍晚时分,厦门的大闸蟹专卖店里,“吃货”们已经开始挑选。导报记者了解到,首批到货的大闸蟹数量较少、个头也不大,尽管阳澄湖的“出水价”涨了一成多,但零售价却没怎么涨。首批个头不大,量也不多
昨天下午,在新华路的一家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里,刚刚下飞机不久的大闸蟹被分装在标价不同的玻璃鱼缸中,醒目的“戒指”说明了它们与众不同的身份。“这批蟹是凌晨下网捞的,是今年的第一网大闸蟹。”钱志勇是苏州市阳澄湖行业协会的会员,他告诉导报记者,因为最近天气太热,螃蟹都不肯爬上来,只能用地笼下去捕,所以首批量很少,只有100多斤。
据悉,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与去年持平,预计在2500吨左右,个头也比较均匀,公蟹平均体重3.7两、母蟹平均体重2.7两。
不过,钱志勇透露,想吃到膏肥黄厚的螃蟹,最好再等等,因为今年中秋比较早,大闸蟹成熟晚,体形大的螃蟹还没有完全上市,待国庆以后,将会有大量更大、更好的螃蟹上市。
另悉,与去年略有不同,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个个佩戴高科技“戒指”,运用了数码和生物dna防伪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查询是否“出身名门”。 “出水价”涨了,零售价没变
尽管第一网大闸蟹一般价格会比较高,但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大闸蟹价格还算“亲民”——2两的母蟹平均每只25元,3两的公蟹每只大约38元,基本与去年价格持平。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