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的时候,受到了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不少贵族海鲜纷纷落寞,价格一跌再跌。那么一直被人追捧的大闸蟹是否还能如往日一般风光呢?
“今年定不了了”“到时再商量,不要抱有太大希望”“风声很紧,估计不行”……尽管大闸蟹还未上市,但在中央“八项规定”和遏制“节日腐败”等禁令影响下,公款消费大闸蟹已明显降温,不少主要依靠公款消费大闸蟹的经销商开始谋求新的出路。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产蟹来”,往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之季,公款吃请大闸蟹较多,推动大闸蟹价格一路攀高。“180元一斤的螃蟹,到了公务消费那里就变成了320元一斤。”一位蟹农告诉记者。
“某些人要找领导走后门找不到门路,十几斤大闸蟹一送上,可能就好办了。如此一来上级喜欢,下级必然钻空子讨好。”一位蟹商说,有关系、有渠道的人每年都能因为买卖大闸蟹狠赚一笔。
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朱浩表示,某些官员们在饕餮享受大闸蟹的美味时,吃进去的不是蟹肉蟹黄,而是公仆的形象,还有可贵的民心。长期以来,高规格的大螃蟹受到了追捧,反映了中央加强作风建设,遏制“节日腐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位在广东只做公款生意的经销商已经改行做别的了。”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会长杨维龙说,不少既做公款又做普通市场的“两栖”类经销商也都被提前打了关照,不少人都表示“今年定不了了”“到时再说不要抱有太大希望”“风声很紧估计不行”。
据了解,专做公款消费的经销商大约占所有经销商3-5%,“两栖”类经销商约在45%左右,公款消费大闸蟹占总的大闸蟹消费额在30-40%。
“今年公款消费占总额估计要在10%以下,甚至在5%以下。”杨维龙说,遏制“节日腐败”的力度非常之大,打击公款消费的效果明显。
苏州阳澄湖一蟹业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雪龙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已经在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更加注重向公司、企业和市民推销大闸蟹,要让它们登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来源:劳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