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海捕捞的渔民收入越来越少,而一些渔民则想出了当“中介”的办法,在海上直接收购刚捕捞回来的海鲜,然后再转手卖给市场,中间差价十分可观。昨天,记者在即墨、黄岛等地沿海采访发现,不管是近海还是远洋,收购船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海上交易市场,这些收购船的主人,日收入最多达千元,而且这些近海收购船每天的成本还不到出海船的一成。
渔民转行当“中介”
“也就是从前几年开始,出现了收购船。”昨天上午,记者在即墨田横码头采访时,正好遇到了当地渔民于先生。而他家的一条小渔船已经多年没出过海了,长年在岸边安营扎寨,大量收购当地渔民刚刚捕捞上岸的各种海鲜。
今年30多岁的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海里的东西多,大家都忙着出海捕捞,每天都是鱼满舱,收获很不错,那个时候,价格反而上不去,还要为销路发愁。在随后几年里,随着海里的东西越来越少,更多的渔民开始将自家渔船停靠在码头上,开始专门做起了收购海鲜的营生,从中赚取差价。
“最早的收购渔船都是大船,专门到远洋收购外地海鲜,回来后卖到市场。”于先生说,在崂山沙子口和黄岛等地,都有大型的远洋收购渔船。大型收购船只出海不捕捞,到了南海直接从外地船上收购海鲜,然后再运回青岛本地,这样不仅降低成本,而且赚的钱也相当可观。
每斤最高赚1元
“俺家的这条船开海后也不出海,就停在岸边等着收购渔船打捞上来的海鲜。”昨天上午,即墨田横街道渔民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有一条小渔船,但前年就不出海了,一直在岸边或近海收购海鲜。记者在海边看到,一条不到10马力的小渔船停靠在岸边,而从这条小船上收购过来再转手出去的海鲜,已经不计其数。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