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近一月 海鲜价格却难降
记者 李秋云 黄谨
都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像面镜子,照见市民日常消费的点点滴滴,可真要消化这些涨涨跌跌的百分比,着实让人犯难。通俗点讲,cpi其实就是两句话——花一样的钱,能买多少东西?买一样的东西,要花多少钱?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市民在菜篮子方面的花销,本报在每月下旬,从定点超市抽取10个固定样本[包括散装丁优米、五花肉(无骨条肉)、排骨、散装鸡蛋、春菜、上海青、菜瓜、草鱼、明虾、红富士,每个样本500g]。这些样本一年四季均有销售,也是咱们餐桌上的常客,通过它们的价格趋势,记录属于泉州市民的消费价格指数。
【本月账簿】 十个样本都在涨
昨天,记者从永辉超市泉秀店抽取市民普遍消费的米、肉、鱼、菜等10个样本,每个样本1斤,共计花费97.82元,与上月相比,多花费5.75元。
10个样本中,米和红富士价格平稳;猪肉与7月相比,稳中有小幅度上升;而春菜和上海青每斤则分别涨了0.4元、0.8元,菜瓜虽与上月持平,但一斤3块钱的价格让市民感觉“有点贵”。“菜价主要是受台风的影响,台风一拨接着一拨来。”超市生鲜区相关人士称。
所有样本中,值得关注的是,鸡蛋单价比上月涨了1块钱。有业内人士称,这价格几乎达到了今年8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明虾和草鱼两个样本,虽然价格变动不大,但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海鲜价格有点异常。休渔结束已近一个月,往年不少水产品价格都已回落,但今年因捕获产量下降,海鲜市场价并未出现如往年预期的大降价。
【样本分析】
部分海鲜产量减半
“休渔结束都快一个月了,这大虾怎么还这么贵?”昨天,在永辉超市泉秀店,市民老王本想挑几只九节虾,看到一斤179元,只好作罢。老王有点纳闷,听说本地渔船都出去好几趟了,按经验来判断,海鲜该开始便宜了吧?
来源:海峡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