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上市的高峰期。虽然立秋节气才过,江南一带还处于盛夏,不过,石榴、柿子等秋令水果已急吼吼地挤着上市。最夸张的要数冬枣,居然也赶着夏天来上市。 昨天,位于杭州勾庄的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上,有几位经营户已在开卖冬枣,二三十元一斤的价格听上去有点贵,与周围1元多一斤的西瓜、3元左右一斤的葡萄相比相差悬殊。 “这些都是产自陕西大荔县的冬枣,我们现在是亏本经营,当地的收购价也要40来元一斤呢。”一位经营户介绍说。据了解,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冬枣一天也就几百公斤,之所以亏本经营,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太高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大荔那边的货源。 据杭州果品批发市场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杭州果品批发市场销售的冬枣共有1万多吨,其中来自陕西大荔的冬枣就占了六成多,有6500吨左右。 冬枣为何会在夏季上市?大荔县红枣局局长赵建明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主要是大荔县的自然条件独特,三面环山,气温要比周边县(市)高2℃到3℃,水量又比较充沛,所以冬枣采摘要比周边县(市)早7到10天;加上现在普遍采用大棚等设施技术,冬枣的采摘比以前大大提前。”赵建明说,大荔的冬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味脆甜,糖度最高可达36.4%,比其它地区的冬枣高2度左右。 据赵建明介绍,正常情况下,大荔县的冬枣要比山东、河北等地冬枣产区早采摘一个月左右;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技术后,则要比后者早采摘两个月左右。“以前冬枣要到10月份才上市,现在最早7月初就有零星采摘了。”难怪冬枣越来越“名不副实”了。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