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苍山县被命名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以来,苍山县水产局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临沂市渔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苍山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建设成效显着。
一是示范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示范基地25330亩,养殖模式分水库网箱养殖与大水体生态健康养殖,其中网箱养殖13000只,大水体养殖7930亩。
二是技术指导培训持续强化。两年来,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达到5360余人次,通过举办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全县渔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渔业养殖户技术水平,强化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促进现代渔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相继开展了“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大水体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草鱼网箱病害疫苗防控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全县网箱养殖、大水体生态健康养殖均获得了较快发展。草鱼疫苗的推广应用,使一龄草鱼苗种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高至现在的93%以上,仅此一项,养殖户每年可增产2592吨,增加产值0.36亿元;大水体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使原来亩产量由30公斤增至现在的200公斤,可增产1348吨,增加产值0.13亿元。
苍山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全县水产品品质,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全县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冷琴)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