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记者来到舟山国际水产城舟渔活品交易区,只见运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将梭子蟹送进交易区,收购商则接过成筐的蟹开始分拣。据舟山国际水产城活品分会副会长俞位海介绍,从8月2日第一批货运来,梭子蟹的日交易量一直保持在100万斤以上,最高日交易量达200多万斤,成为历年来梭子蟹交易量最大的一年。
然而,这样的交易量并没有给渔民、收购商带来高利润,供过于求的梭子蟹价格暴跌:活蟹收购价每斤六七元、死蟹每筐20元(50斤)……
蟹在菜市场卖“白菜价”实惠了市民,却让渔民很受伤。“阿拉是丰产不丰收。”虾峙岛渔民张海波说, “我们出海一趟,油费、人工费、渔网费算下来,成本很高,而收购价这么低,赚不来多少钱的。”经过两个月休渔,渔民们拼命捕捞,所以到港的蟹才这么多,“几乎每艘生产船每天都能捕获200多筐蟹,一筐50斤。”
数量众多的死蟹,只能当垃圾处理。张海波连说“很可惜”。
“如果产量一直这么高,就要亏了。”收购商苗全忠正在分拣梭子蟹,活的放进池子里养,死的分为完全变质和没有完全变质的两类。
“这两天收购价每斤10元,活的可以卖到每斤20元,但现在梭子蟹成活率只有60%左右,大部分只能贱卖。”苗全忠告诉记者,今年天气热,蟹的死亡率比去年高了很多,“最适宜梭子蟹生长的水温是10℃至15℃,但现在的水温最高达到27℃,蟹受不了都死了。”苗全忠说,由于产量太大,蟹捕捞上来后来不及放进充氧桶,很快死掉。再加上运到码头要10多个小时,桶里的水温控制不好,也容易造成蟹死亡。
因蟹大量死亡,前两天交易区里还一度出现了“死蟹堆积成山”的场景。俞位海说:“交易量大,很多冷库又都没开放,死蟹没处去才堆着;现在冷库全部开放了,渠道也畅通。”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