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蔬菜受干旱影响产量锐减价格持续走高
外地蔬菜最近大举涌入杭城
每天要比7月多卖200吨
本地毛毛菜5元一斤,外地娃娃菜3.5元一斤,你会买哪样?最近去菜市场买菜的马大嫂们开始纠结了,本地菜由于高温减产怎一个“贵”字了得,但便宜点的外地菜,口感上又觉得欠佳。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由于受干旱影响,不少本地蔬菜枯死在地头,产量锐减的同时价格也持续走高,马大嫂们不得不转而选择外地蔬菜。进入8月以来,杭州每天外地菜的成交量比上月增加了200多吨。
蔬菜基地:
六成本地丝瓜干死在地头
农贸市场里本地菜价格不占优势,主要原因是本地蔬菜基地产不出货。
每年八九月,正是本地丝瓜唱主角的时候,昨天上午,杭州余杭洪桐村的农户王健雄望着地里一株株发蔫的丝瓜藤,眉头皱了起来。
“现在每天只能收二三十斤丝瓜,基本上没戏了。这茬丝瓜已经采不出什么东西了。”王健雄拿着一只刚从干枯的丝瓜藤上摘下来的丝瓜,只见丝瓜一头大一头小,“身材”也比平常缩短了约10厘米。“剩下的这些货都不太好,也卖不出价格了。上周还卖1.2元一斤,现在只有1元了。”
王健雄是重庆人,五年前,他在洪桐村承包了3亩地种丝瓜。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丝瓜上市的旺季,他每天能从地里采下七八百斤丝瓜,销往杭州市场。今年遇到干旱,地里的丝瓜藤蔓在上周开始出现枯萎。前段时间,王健雄一早一晚拼命地浇水,但还是没能保住这片丝瓜地。“六成以上的丝瓜都已经干死了,只能放弃了。”
杭州的本地丝瓜一般可持续供应到10月中旬才下市。不过,王健雄称,今年他不得不提前“打烊”了。枯死的丝瓜已经无法挽回。他决定这两天拔掉丝瓜枯藤,种点豇豆、有机花菜等其他品种。“这一季丝瓜损失起码两三万元,只能赶紧种点其他蔬菜,地空在这里,损失更大。”
位于临安锦南街道上甘村的叶菜基地,是临安妙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毛毛菜的地方。公司相关负责人章先生庆幸地说,基地紧邻水库,水源灌溉及时,这片毛毛菜受灾不到四分之一。这两天毛毛菜的批发价已卖到3元一斤了。“现在临安的本地蔬菜已经很少了,有些经销商都到杭州拿货过来卖。”
批发市场:
外地菜每天多卖200来吨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