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东县科技入户指导员 朱惠忠
自7月8日出梅以来,南通地区持续高温无雨,光照强、风力大,养殖池塘水体蒸发量大,使得池塘水盐度,水温升高,池塘水位明显下降,不利于养殖池塘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每逢初三或十八,我们养殖区常有池塘换水的习惯,即向养殖池塘纳入一定量的新鲜海水,既保持池塘水体的正常水位,又增加池塘的溶解氧,防止“倒藻”。
池塘纳水时,要注意环境变化导致的水体应激,保持池塘水体的稳定性。养殖池塘在需换水时,若遇水质差或纳水难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此时间段池塘不纳水。保持池塘水体的稳定,减少藻类应激,若纳入水质不好有污染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塘,会造成养殖品种中毒,严重的甚至会死亡,而影响养殖收益。
2、增加养殖池塘水体溶氧。保持池塘水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长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养殖水体、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养殖对象都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繁殖、生长。
3、养殖人员平时要坚持观察天气的变化,做好巡塘工作,定期改底,适时追肥,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日常投喂饵料中投放一些em菌等生物制剂来分解氨氮,改善池底,水质。
4、养殖人员要多开增氧机,将溶氧饱和的表层水翻滚到底层,让底层水滚动到表层,经光照淡化分解毒物,释放营养素,使池水溶解氧平衡均匀。
5、可经常泼洒一些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6、必要时也可少用一些增氧剂,这是临时改善水质的应急方法。
来源:如东县科技入户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