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托市政策酝酿退出,农产品回归市场价
2024-05-04 17:12    1153 

昨日9时39分左右,郑棉期价突然大幅下挫,主力1401合约价格一度下跌690元/吨,远月1405合约价格最多下跌765元/吨。这与昨日上午市场上传出的“2013/2014年度国家不再收储棉花”的消息有一定关系。根据市场这一传言,已经实行多年的棉花托市收购政策可能要“寿终正寝”了。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底,国内农产品市场就传出了托市政策可能要“变脸”的消息。最近两个月,国内菜油期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下挫,其中便有“托市政策可能有变””的预期在内。自5月31至今,郑州菜油主力1401合约价格已累计下跌1750元/吨左右。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收益,调控市场供求关系,保证粮棉油糖等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多年来,国家持续在小麦、大豆、玉米、稻谷、棉花、白糖、油脂等市场先后实行了托市收购政策。政策实施初期,的确稳定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了粮棉油糖等市场的平稳运行,但由于很多收储环节本身就存在问题,加上托市收策的调整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棉强纱弱、蔗强糖弱、麦强面弱、稻强米弱”等现象越来越突出,国内农产品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

更为重要的是,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与国内的托市收购政策没有很好衔接,使得国内外农产品价差不断拉大,如国内外棉花价差一度高达5000元/吨。大量质优价廉的进口棉花、大米、白糖、玉米等涌入国内市场,不但严重冲击了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而且还造成相关产业被动“洗牌”,很多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

在河南新乡粮油贸易商李志勇看来,托市收购政策有些过度干预市场,加之一些相关利益体不按规定操作,其已导致一些农产品市场机制弱化,如棉花市场高质量棉花有效供应长期不足,小麦市场高品质优麦无处可寻。此外,它还让市场染上了“政策依赖症”。“托市收购政策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李志勇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