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今年三代粘虫呈重发态势,为近10年来偏重
2024-05-04 17:02    8108 

今年二代粘虫又在东北、华北、西南、黄淮等地偏重发生,虽经各地及时防治,控制了暴发势头,但粘虫的主要危害期是第三代。那么今年三代粘虫发生趋势究竟如何?对秋粮生产可能产生什么影响?防控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记者专门采访了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他们一致认为,今年三代粘虫将呈重发态势,8月上中旬将进入危害盛期,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农业部门未雨绸缪,严阵以待,及早动员部署,落实防控责任,严密监测虫情动态,积极备打防控攻坚战,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力保粮食生产“十连丰”。

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粘虫发生有哪些特点?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姜玉英研究员:粘虫是典型的北迁南回、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今年二代粘虫发生程度是近10年来较重的,与往年相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生范围广。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南、西北等20个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面积6300多万亩,是常年的1.8倍。二是虫口密度高。山西、山东、河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部分重发区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4—9倍,个别田块达30倍。三是局部危害重。山西省发生田块一般受害株率5%-20%,河北省滦县部分春玉米被害株率达30%-45%,陕西重发田被害株率10%-40%,湖南省中南部地区近万亩玉米和水稻遭受严重危害。

记者:今年三代粘虫发生趋势如何?

姜玉英:经过各地及时防治,虽然二代粘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残留虫量明显高于常年和上年。据多点调查,二代粘虫残虫量比上年高56%,比常年高147%,具备大发生的虫源基础。常年7月底到8月中旬是三代粘虫的集中发生期,据气象预报,今年这一时期大部分玉米产区降雨较多,有利于三代粘虫暴发危害,预计全国三代粘虫发生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8月上中旬将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东北、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可能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呈大发生态势。

记者:面对三代粘虫重发态势,农业部门将如何应对?

来源:农业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