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去产能化、去库存化与去金融化冲击,大宗商品市场行情下行压力沉重,预计短时期内将以弱势运行为主,并有可能再探新低。尽管如此,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生产成本以及抄底资金支撑,其继续跌落空间有限。
笔者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跌落空间有限,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支撑:
一是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支撑。总体来看,目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复苏通道,尽管其复苏脆弱艰难,下行风险并未消失。美日欧三大经济主体都或多或少有恢复迹象,就中国而言,只要国内外宏观经济基本面不出现大的问题,基本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大宗商品行情就不会糟到哪去。
二是得到生产成本支撑。现在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含税),已经低于部分企业成本。价格的进一步跌落,势必遭遇生产成本强力支撑。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企业在销售价格大幅低于成本,严重亏损以后,还能够持续不断地扩大生产。现在全国一些过剩行业所以产量居高不下,主要还是亏损程度不够,资金流能够维持。所谓“越亏损越生产”,只能是短期局面,或者根本就是一个“传说”。
有观点认为,产品行情跌落,亦会压迫其原材料价格下降,进而利空循环,开辟更大价格跌落空间,这是不对的。即便矿石、炼焦煤、乳胶、塑料等原材料生产同样也会受到成本支撑。譬如劳动者工资、电力、成品油、资源税费等,具有很强刚性,不可能无止境跌落。其实,原材料的成本底部,比较一些加工业产品的成本要“硬实”很多。
来源:证券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