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渔港监督局指挥中心的电子海图上,有一个个“小旗帜”或“十字”符号,代表着在海上作业的渔船。由于配备了“gps”或“ais”不同的设备,渔船在电子平台上显示不同的符号。工作人员把电脑鼠标箭头放到这些符号上,就立刻显示出这艘船的相关信息及所处位置坐标。目前在大连市,几乎所有手续完备的大小近岸作业渔船,至少有一部具有一键报警的gps手机,或是ais终端。继2012年为渔船安装gps救助信息终端和ais避碰设备后,大连市今年将为27.9千瓦以上近6000艘渔船安装电子身份射频识别(rfid)系统终端。届时,大连市渔船安全救助信息服务系统将成为渔业生产安全的“三大抓手”。
大连市的渔船安全救助信息服务系统是由渔船身份射频识别系统(rfid)、渔港日夜远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渔船gps救助定位子系统、船舶ais防碰撞系统、北斗卫星船位监测系统及市中心平台和县区子平台系统组成,系统不但将众多终端设备信号源汇集到一起,而且通过数据和信息交换,使得各类监控定位通信系统和视频、射频系统相互兼容、取长补短、互为备份,通过统一的中心平台实现对渔船、渔港及船员的一体化监控、管理、服务和救助,并对全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资源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2012年,大连市为3万多艘渔船配置“gps”或“ais”,基本覆盖所有手续完备的渔船,惠及全市16万多名渔民群众。全市29千瓦以上及29千瓦以下有驾驶室、证件齐全有效的渔船,渔民只需掏270元就可配备政府为其购置的价值2700元的渔船自动识别避碰系统终端(ais)。29千瓦以下的所有登记在册渔船都免费获得一部gps救助信息终端系统。
今年即将配备的海上渔船渔港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继gps和ais系统建设后,大连市渔船安全救助信息服务系统的第三个子系统,相当于渔船的“电子身份证”,渔船进出港口等通过专用设备即可记录或显示渔船的准确信息,方便渔船进出港管理和海上执法检查,有效开展应急抢险救助,打击套牌渔船和“三无”船只生产作业行为。另外,对渔业海上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也会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来源: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