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曾给出cpi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供给、周期品价格和基数,而目前来看,以上三点要素均出现弱化,很难有某一项因素可以对未来cpi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2、cpi中枢升至2.7%附近,更多是受到基数因素的影响。通过我们所计算的周期性准翘尾因子,可以看到这种翘尾因素仍将支撑cpi维持在目前较高的位置,但由于上行幅度不大,我们预计基数因素对cpi后期的支撑并不坚固,环比比值的趋势有对冲掉cpi的基数影响的可能。
3、cpi环比中,菜价的环比回落是当期食品价格环比疲软的主要原因,而由于鲜菜价格的周期性不强,占比不大,在cpi运行中只起到间接性扰动作用,所以不对趋势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在cpi环比中将鲜菜剔去的话,可以看到其环比自2010年三季度始一直处于回落趋势,食品价格内生性上涨的动力仍然比较微弱。
4、而生猪供给仍然在较高水平,猪肉产业化使得猪周期底部被拉长,并且上行斜率出现了平坦化的趋势,我们预计生猪供给约束在年内不会出现,本次猪肉价格同比上行属于猪肉价格超跌修复,并非由供给收缩所致,短期肉类价格的内生性趋势将会弱化。
5、cpi后期趋势可能并不明显,三季度或将持续在2.6%-2.9%之间波动,而待基数支撑力度减弱后,四季度数据或将回落。今年整体cpi同比约为2.6%,不会对政策决策造成影响。
6、后期cpi上行最大的风险在于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来临造成的极端气候,加重了沿海地区耕地干旱的态势。据我们的实体调研,今年粮食减产的可能性较大,再叠加上吉林粮仓大火等对市场心理的影响,粮食价格成为cpi上行最大的风险,但从目前来看,粮食价格尚未对价格造成明显拉升。
7、工业品价格持续疲软,低于市场预期,第二产业的去产能去杠杆预示使得工业品面临
较严重的通缩风险。另外,国内ppi指标与crb指数同比出现连续4个月的背离,亦说明国内需求的低迷是这轮工业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ppi分项指标中,加工工业环比表现差于原材料及采掘工业,亦说明了此点。
来源:联讯证券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