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不能让海鲜市场购物容易缺斤少两潜规则合法化
2024-05-04 12:24    7667 

在青岛黄岛靠近滨海大道的一个海鲜市场里,商户销售海鲜时自用一套度量衡,就是一斤不是10两,而是8两左右。对此,当地媒体给曝了光,但并没有执法人员取缔,只是买主少了些而已。在海鲜市场购物容易缺斤少两,其实是一条潜规则。原因是,与其他零售商品相比,海鲜和水产类体积小、单价贵,短斤缺两带来的利润足够大;二者,水产品也比较容易在重量上 “做手脚”,比如称重后“热情”装水、立马宰杀等,复称也很难发现其中猫腻。以次充好,甚至拿死的冒充活的现象也常有。所以,海鲜市场上的缺斤少两,也总是难以根除,成为监管难点。

现在青岛的这家海鲜市场实行“8两制”,实际上就是把缺斤少两这种现象,公开化、合法化和制度化。从报道来看,各方面好像已经接受了事实,很有点见怪不怪的意思。虽然不明详情,大致也能猜得到理由:既然难以制止,就不妨把潜规则摆到台面上来。如此,买主和卖主都不累,也不用互相提防着,心情舒畅、买卖“公平”。

潜规则不好,但是把潜规则摆出来,更不好。从道德角度而言,无论怎样,卖海鲜小商小贩都在内心自觉短斤缺两不好。如果居然可以公开做了,那就会对社会道德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比如说收红包,真正的贪财之人,一般也要装出有德性的样子。这说明,邪恶本身知道若不加掩饰就在社会上吃不开,这还说明,社会上存在着来自德性的巨大压力。偷偷摸摸的潜规则,在本质上还是怕德性的威严。

即便从功利角度而言,把潜规则摆到台面上成为行规,也根本无法带来公平。现在的八两制,开头一定会执行得挺好。既然可以合法占便宜,大家都能守一段时间规矩。时间长了,每个人就会心安理得,习以为常,生出新的更大的缺斤少两。“八两制”以及可能出现的七两、六两,消费者完全不能保护自己。

我们抨击潜规则,就是因为善的理念在这个社会里占上风,意味着大多数人还相信善,坚持善,意味着善在这里还真有力量,所以才逼得恶也不得不假冒为善方敢登场,意味着恶还不敢公然为恶。(张健)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