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年初严重冬干春旱影响,今年全省小春粮食减产。
6月25日在平昌县举行的全省大春田间管理现场会,对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形势作了分析:能否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主要取决于大春。这是因为大春粮食面积占全年的70%以上,产量占全年近80%。
要实现粮食“七连增”,今年大春一季我省该如何押宝?
播栽期提前
再生稻能收8亿斤以上
“春争日,夏争时”,农业生产抓住了高产播期,就相当于提高了产量。
在平昌县双鹿乡大鹿村,村民李加新告诉记者,今年关秧门比往年提前了,“往年是夏至断栽,今年6月初基本上就关秧门了。”
这仅是今年全省大春生产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大春作物播栽期普遍提前,播栽进度为近几年最快。截至目前,全省大春主要粮食作物已播栽7197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97.1%,仅剩余部分红苕和少量迟夏玉米。其中,水稻提前半个月关秧门,“小满秧”占到78%,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
“如果在高产播期内栽秧,一亩中稻能增加产量15公斤左右。就川南再生稻区而言,如果中稻时间提前,就为蓄留再生稻争取了时间的主动,仅再生稻一季就能实现8亿斤以上的产量,这一季就是争早争回来的。”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省大春作物长势喜人,苗情为近年少有,部分田块已搭起了丰收的“苗架子”。
改变种植模式
高产创建增4亿斤以上
走进驷马镇辉煌村,记者看到一片片高产、优质玉米长势喜人。这是平昌县5万亩标准化、规模化粮经复合型创建示范片的一部分。驷马镇党委书记李平告诉记者,该片区采取的是“麦-玉-豆(菜)”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是今年推广的粮油高产创建的一种模式。
来源:中国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