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大奖对于农业而言,就像是奥斯卡之于电影一样。
6月26日,这个奖项被授予一直致力于推动粮食作物基因改造的孟山都高管,以及其他两名相关领域的科学家。
这也是该奖项设立27年以来第一次授予转基因技术,去年这一奖项则被授予了一个先锋节水的灌溉技术。《纽约时报》对此的评价是,“孟山都获得世界粮食大奖就好像是奥斯卡把最佳影片颁给了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片,而不是独立制作的艺术电影。”
世界粮食奖与围绕孟山都的潮水般质疑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本身就是一幅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现代图景。支持者执着地拥护,质疑者愤怒地质疑。双方似乎都能摆出无数证据,以证明对方的谬误甚至罪恶。孟山都在中国的诡异魅影,更使得许多人对这家公司与政治的联姻、对产业的掌控等所有行为,充满阴谋般的想象。
孟山都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三次转型
孟山都的历史其实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时期:1996年前,1996年后。
1996年之前,在世人眼中,孟山都只是一家旗下拥有人造甜味剂(糖精)、化学武器“橙剂”(一种曾在越南战场大量使用的落叶剂)、除草剂“农达”等一系列化学制剂的化工巨头。
1901年11月29日,一名爱尔兰后裔约翰·奎恩伊在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注册成立了生产食品、药品的孟山都公司。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奎恩伊曾在梅耶兄弟制药公司服务了30年。在积攒了足够经验之后,奎恩伊用自己的全部积蓄1500美元,再加上借到的3000美元,成立了生产食品、药品的孟山都公司。公司的名称借用他妻子娘家的姓氏。而奎恩伊的岳父马内利·孟山都旗下公司的主要商品——糖精——也成为了奎恩伊新公司成立三年内唯一生产的产品。除了岳父的帮助,另一家大公司的出现也成就了孟山都的巨头梦想。就在孟山都开始生产糖精制剂之际,与其相距928公里的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家药店正在为其所研制的一种软性饮料寻找糖精供应商,这种新的软性饮料就是日后行销全球的——可口可乐。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