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贵池:机修机采 夏秋茶叶采摘起来
2024-05-04 10:05    5146 

6月14日,在贵池区牌楼镇双园茶业基地,丰收村村民孙荣球正和其他几个农民工一道,抬着一架采茶机采摘夏茶,而他自家7亩多茶园,夏茶却无人问津。像孙荣球这样宁愿将夏秋茶“老死在枝头”的茶农,并非孤例。

据统计,全市26万亩茶园,就有21万多亩茶园夏秋茶无人采摘。为改变这一现状,帮助茶农将到手的夏秋茶叶采摘起来,当天,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各县区茶业技术骨干,深入双园茶业基地,召开夏季茶生产现场会,推广机修机采技术。

明知夏秋季茶叶是制作红茶的原料,为什么到手的茶叶不去摘呢?面对记者的疑惑,孙荣球道出了茶农们不愿采摘夏秋茶的理由:“那是因为许多茶园没有实现机修机采的条件,仅靠手工采摘,收益抵不上支出,茶农还不如外出打工。”这一点,记者在市农技推广中心得到了证实。据了解,池州市部分茶园由于地势陡峭等原因,不适合机采,另有部分茶园比较分散,如果不通过改造和流转形成规模,也很难实现机采。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朱永胜告诉记者,池州市夏秋茶生产潜力巨大,而事实上,很多名茶产区比如九华山、青阳、贵池、东至、石台名优茶产区都不采夏秋茶,一季春茶就结束了,原料浪费很严重。据统计,如果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全市适宜机采的茶园将达到15万亩,而目前实行机采的不足5万亩。“每10亩标准化无性系丰产茶园夏秋茶能产到1吨干茶,据此计算,全市每年可机采夏秋干茶有1万吨,而它们却白白‘老死在枝头’,太可惜了。”朱永胜感慨地说。

茶农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茶叶经济,今年,尤其受4月份极端天气的影响,池州市春茶减产减收严重,减产量达到247.4吨,减幅达8.4%。为争取春茶损失夏秋茶来补,提高夏秋茶生产量,帮助茶农增收开辟新的增长点,池州市农技部门抢抓机遇,大力推广机采技术,指导茶农改造更新茶园和合理采摘,以提高夏秋茶资源的利用。针对全市茶园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低效茶园比重大的现状,朱永胜表示,将从资金和技术上帮扶茶农新建无性系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进一步提高农技跟踪服务水平,指导茶农在合理施肥、中耕除草、覆盖保墒,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对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进行分批打顶采摘,使改造茶园的面貌和培养的树冠早日达到机采茶园要求。

来源:池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