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苏粮食仍被低于国家保护价收购
2024-05-04 09:40    6785 

这些天是夏收高峰。今年全国夏粮有望“十连增”,江苏更是丰产在望。然而,政风热线记者在我省多地暗访发现,丰产与农民真正丰“收”之间,尚有一段距离。

保护价不见踪影 白条子依然存在

溧阳市竹箦镇一周前小麦开镰收割。今年麦子长得好,村民们却在为卖粮犯愁。记者在田头看到,农民们正在抢收。再过一两天就要下雨,很多人担心来不及晾晒,只好将简单晒过的小麦卖给私人粮贩,有的甚至在田头就卖了,价格比国家保护价低了不少。“现在行情是一块零三(元/斤)、一块零四,私人收的最多一块零五。”而当地最低的只卖到0.8-0.9元/斤。一位种粮大户计算说,他每百斤要亏十多元——仅收割费、烘干费、运输费,合计平摊到每斤粮食上就超过0.7元钱,“不合算也就这样卖掉算了,怕天下雨呀!”

收割成本高企,当地粮库收购价却低于国家规定。前马粮库今年收购价为1.10元/斤,竹箦粮库也开出同样价格。记者质疑道:“国家保底价不是1.12元吗?”粮库工作人员连连摇头:“收不起来、收不起来。”

记者以粮农身份找到了溧阳粮食局。监督科工作人员表示,企业追求效益,他们也无能为力。对国家最低收购价,他作了这样的“解释”:“下的文只是指导价,上面制定政策时弹性太大,要用到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该局局长则称,国家并未启动最低保护价,他们对所属国有企业统一定价1.10元/斤。而按政策,小麦市场价格连续3天低于国家保护价,就应启动粮食收购保护预案执行保护价。当地低价收购已逾一周,保护价却不见踪影。记者以粮农身份问这位局长:“我们损失很大,怎么办?”局长答道:“现在只有这种行情,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

建湖县沿河镇天美村村民去年送到粮管所的麦子,也远低于国家保护价1.02元/斤。

来源:新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