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转基因食品广泛使用,标注者甚少
2024-05-04 09:40    4540 

从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以及“黄金大米”人体试验,转基因食品屡掀争议热潮。6月13日,新华网消息“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3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再次将转基因食品安全话题引入公众视野。

此消息称:“日前,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3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这3种转基因大豆均已在多个国家通过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但这则消息还是触及了国人关心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

中国转基因农作物超10种

目前转基因食品在洋快餐中广泛使用,如番茄酱、玉米棒、薯条等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早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扎根。

1997年,中国第一次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至今,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存在16年。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作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原料和牲畜饲料。

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大米、大豆、胡萝卜、土豆、玉米、西红柿、木瓜都有转基因农产品(6.70,-0.15,-2.19%)。其中玉米使用转基因的历史最早、范围最广、数量最多;还有夏威夷木瓜,绝大部分也是转基因产物。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目前中国市场上能买到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或是菜籽油;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

不少由转基因农产品制成的“隐性”转基因产品也在中国市场时有出现。比如,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调和油、大豆油和豆制品,以及使用转基因食用油制成的休闲食品等。

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目前转基因食品在洋快餐中广泛使用,如番茄酱、玉米棒、薯条等。他建议,未成年儿童、育龄期的男女、孕妇等,应该慎重食用转基因食品,尽量减少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

据南京农业大学专家介绍,中国自己种植的转基因植物还包括棉花、杨树、牵牛花等。其中,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

转基因标识被隐藏

一些使用食用油的休闲食品不见任何“原料基因”标识

来源:法治周末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