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面粉企业停机”,“多地中小面粉厂陷困”。2013年年初,面粉厂停产的消息曾一度成为媒体舆论热议的话题。这皆因2012年国内小麦价格的快速攀升,给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然而,小麦价格上涨只是促成这次面企停工潮的表层原因,其根本原因更应该归咎于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痼疾。
近年来,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换升级,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寻求新的发展蓝海是摆在所有面粉加工企业眼前的一个最为头疼也最亟需解决的难题。
事实上,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面粉都是小麦加工业的主要产品。全球70%左右的小麦被加工成面粉及食品。而小麦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面粉加工业的发展,小型面粉加工厂更是发展迅速。
不过,随着面粉加工业的急剧扩张,相应地,也出现了遏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各面粉加工企业都把目光放在扩大产能上时,却忽略了对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导致整个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且产品附加值低,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由此也造成了面粉企业在市场上没有产品竞争优势的窘态。
加之最近几年,为保护农民种植收益及种粮积极性,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作为一种引导性和保护性价格,基本上是市场底价,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高,无疑再次提升了市场的底部空间。而且,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成本也上涨较快,均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增强农户看涨预期,也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如此种种,都将对麦价的底部起到坚实的支撑。
另外,从今年2月20日起,铁路货物运价进行调整,平均运价水平每吨每公里提高1.5分,涨幅达到13%,这是10年来铁路货运平均运价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由于小麦价格和铁路货运价格直接关系到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因此,这些对于面粉加工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来源:中华粮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