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麦收季节,又见谷贱伤农。
5月30日起,河南、湖北分别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但在全国产粮百强县河南省正阳县,农民们却仍在以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的价格将小麦卖给个体收购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的粮库迟迟没有开仓收粮。
按照中储粮官网5月31日发布的内容,中储粮总公司在河南、湖北两省分别布设收储库点1005个和515个,能够有效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但直到6月2日,正阳县农民们在遍寻不着收储库点后,只得将整车整车的小麦拉到了个体收购点。收购点的小黑板上公布的价格是“每市斤0.90-0.98元”,明显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三等小麦每市斤1.12元的标准。
种粮户陈辉表示,他们也知道国家有最低收购价,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当地的粮库就一直关着门不收粮。无奈之下,村民只得将小麦卖给个体收购点。由于卖粮的人多,收购部的老板还纷纷压价,上午还是每市斤1元钱,下午就降到了每市斤0.95元。
种粮户陈建民则算了一笔账,他家今年种植小麦20亩,亩产均在800斤以上,由于当地粮库不收购,最终只能以每市斤0.98元的价格卖给个体收购点。相比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卖出,他总计损失了2000多元。
先锋种业原中国区总裁刘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谷贱伤农的问题不光在河南存在,在东北,去年玉米(2427,-3.00,-0.12%)丰收后,价格由1年前的1.05元/斤降到今年春节后的0.65元/斤,个别地区甚至掉到0.60元/斤以下。如此计算,农民每公顷收20000斤玉米刚刚“保本”,还要搭进去一年的劳动和担惊受怕。
中储粮官网显示,中储粮总公司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总公司努力实现“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但是在河南与东北的调控中,中储粮却没能完全实现“维护农民利益”的目标。针对上述河南正阳的问题,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正阳直属库主任耿发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5月31日河南就启动了小麦托市收购,但何时开仓收粮还要结合各地情况,要等候驻马店中心库的通知。
来源:华夏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