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鲜竹笋保鲜,无良商贩滥用焦亚硫酸钠,检测报告显示其泡制的鲜笋焦亚硫酸钠含量超标逾300倍。连日来,湖北省查获“毒竹笋”18吨。因涉嫌食品安全犯罪,商贩孙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4月份,利川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用焦亚硫酸钠泡制大量竹笋,加工现场周围很远就能闻到刺鼻的化学物质气味。
利川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在核实举报,达到加工窝点时,看到现场地上黑色污水四处横流,一股呛人的气味扑鼻而来,现场执法人员被这股气味呛得不停地咳嗽;白嫩的鲜笋泡在几个水泥池中,不时泛起水泡,51袋焦亚硫酸钠已全部用完,包装袋堆放一旁。经清点,联合执法队现场查获加工后的竹笋4600余公斤。
在突审中,了解到其受利川城区居民孙某雇用加工竹笋,生产资金及原料均由孙某提供,前期生产出的成品已被孙某运走。遂立即赶往利川调查,并在孙某住处及其亲属家里搜查出成品竹笋1.3万余公斤,两次行动共查获毒竹笋18吨。
经抽样检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质量监督检验局5月8日出具了质检报告,显示执法队现场查获的鲜竹笋中,每公斤焦亚硫酸钠含量高达15克,焦亚硫酸钠含量超标逾300倍,这种防腐剂人体如大量摄入焦亚硫酸钠可引起肝肾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联合办案小组的及时介入,该批有毒竹笋在流入市场前被查获。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