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宁波市宁海县的白枇杷个大、皮薄、汁多、肉甜。八年前就被评为“中华名果”,前几年是不愁“嫁”,论个卖,小小的枇杷10元钱一个。宁波的老百姓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味,因为白枇杷还没上市就被一些企事业单位给团购走了,当然产量少也是重要原因。不过今年,宁波的老百姓却有口福了。由于宁波市各级党政机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宁海白枇杷今年没有了政府采购订单,高贵的白枇杷不得不进入市场销售。今天上午,宁海县政府联合宁波市供销社在宁波果蔬批发市场一起为果农推销白枇杷。
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农业服务公司经营部经理陈刚满是宁海白枇杷的经纪人,说起白枇杷的畅销史,他的脸上写满了回忆。“以前我不需要走出去,单位会给你定的。每年成熟时,陈刚满的电话就响过不停,这个单位装几百箱,那个单位几百箱,送到哪里,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宁海白枇杷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果子还没成熟,就有企事业单位来订购。价格也是高高在上,一直按颗卖,最大的个头一颗卖10块钱,再小点的36个卖80块。不过,这一切,都在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陈刚满说:“以前根本就不愁嫁,今年的话,必须回归理性,回归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去。去年开始,国八条出来以后,我们就没了。销量明显就下去。今年我们去回访了,现在有些国企的,说我们现在国八条出来也是知道了。他说我们自己买一点,自己掏钱,也不用公司出面。”
一方面,来自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订单下降到零,另一方面,今年的宁海白枇杷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据初步预计:今年宁海县的白枇杷产量将达到400万斤,比去年增产67%。丰收之余,销售怎么办?宁波市宁海县副县长徐真民说,政府和农民现在都在发愁销量问题:“今年基本上政府基本是没有订单,全部市场化,老百姓很担心,在销售问题上,可能会出现协作怎么来销售,我担心这个问题。”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