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在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七团大田全光地栽黑木耳技术的实验地里,3.5万袋实验菌种已均见排列整齐的菌丝,个别菌袋已冒耳芽,这表明该团探索的大田全光地栽黑木耳技术已初见成效。
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去年以来八十七团在试种茶树菇、竹荪菇等菌类的基础上,结合团场阳光充足、温差较大实际,探索种植地栽黑木耳,以增加食用菌的品种与类别,提高市场竞争力。
该团种植的黑木耳采取大田全光地栽模式,这种方法可使木耳度过冬季零下近三十度的寒冷天气,提高来年的生长速度与周期,且可放置于地头、林带边等边角地进行种植,不增加职工的生产成本。为掌握这一技术和方法,团场采取外聘技术人员、建立实验室、外出学习参观等方式,积极探索研究,加紧实验步伐。于今年五月初将3.5万袋菌袋放至平整宽阔、光线充足的露天实验场地内,架设微喷水管,专人负责管理。在技术人员的精心管护下,目前所有菌袋的菌丝饱满匀称,即将出耳,个别已见耳芽,实验探索初见成效。
据悉,黑木耳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大田全光地栽技术可使木耳生育期短,出耳快,上市早,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八十七团此次试验成功后,将推广种植10万袋地栽黑木耳,为职工利用食用菌产业增收再辟新径。(李竹柠)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