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养殖三个月即可长到一二斤 浙江玉环养殖户大胆尝试乌贼人工养殖
2024-05-04 06:50    2988 

5月26日上午,经过10小时的路上运输,50箱10000头乌贼苗从舟山朱家尖运抵位于玉环县干江镇垟坑盐场的池塘。养殖户方于林和他的伙计小心翼翼地将装在泡沫箱充氧袋里的乌贼苗倒入池塘里。笔者在现场看到,养殖乌贼的两口池塘属于新改建的池塘,面积每口大约有5亩,这些乌贼苗胴长二三公分,在池塘的水面上欢快地游着,非常可爱。

乌贼属头足类,曾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历来被人们奉为海中珍品,深受人们喜爱。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人类大量捕捞,致使乌贼资源面临枯竭,宁波大学的专家教授经过多年努力,于今年年初成功攻克了乌贼亲体捕捞、驯化培养、苗种繁育与养殖关键技术,使得人工养殖乌贼成为现实。

方于林介绍说,这批乌贼苗分两种,一种叫虎斑乌贼,另一种叫拟目乌贼,每种各5000头,分开养殖,这些乌贼苗是宁波大学的专家教授在位于普陀区朱家尖的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基地繁育成功的,据专家推荐,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在高位池和一些大的虾塘养殖,正常情况下,养殖三个月后,这批乌贼苗即可长到1~2斤,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这几天池塘里不用投饵料,池塘里本身就有藻类可供乌贼苗食用,过几天再往池塘里撒虾叽,刚开始每口池塘投5斤虾叽就够了,不要太多,太多乌贼苗吃不了容易腐烂影响水质,然后逐渐增加投饵,饵料也可以选用小鱼小虾,养殖过程中还不需要增氧机增氧。” 方于林说,宁波大学的专家事先已经传授给他养殖乌贼的关键技术。养殖过程中,宁波大学的专家还将不定期的来玉环进行技术指导。

据了解,方于林原先从事滩涂贝类养殖,由于当地漩门二期、三期的围垦,滩涂可养面积日渐萎缩,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渔技人员获悉宁波大学专家成功繁育乌贼苗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水产养殖户,最后方于林决定与对方合作,成为我市尝试人工养殖乌贼第一人。

据悉,我省池塘养殖乌贼之前尚无成功的先例,其它省市也鲜有报道。如果这次乌贼人工养殖尝试获得成功,就可带动整个产业,届时,价廉物美的鲜活乌贼将越来越多地“游”进市民的厨房。(倪建军)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