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超过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安全在中国应有远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从国内来看,中国农业尽管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粮食危机不时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动荡,在信息化背景下,粮食与石油、货币一样成了一国制约他国的战略武器,粮食安全的强国民生存之根、固国家经济之本、增国际竞争之力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新认识
粮食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底线
任何时代,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体,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的前提。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全球大国一旦严重缺粮,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而在世界粮食危机中,强权国家往往利用粮食来牟取政治与经济的特殊利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世纪70年代展望美国地缘政治的长期目标时就宣称:“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粮食竞争力的生成机制、生成模式、生成效应不断创新,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问题,而且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底线。
粮食安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当前,以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和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与相关产业,旨在主导世界由知识经济时代进入生物经济时代,谋求掌控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已将新能源产业与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1年生物产业总产值就已经接近2万亿元。粮食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和生物产业的基础产业之一,不仅是生物技术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生物医药、生物工业、生物质能的原料来源。因此,如果中国的粮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粮食生产效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