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毒淀粉风波持续发酵,怀疑问题出在台湾台南“和美工业原料行”,将原料卖给协奇食品,协奇再转售给食品商,一年来流入市面8吨多;由于协奇无法完整交代流向,高雄市府已将协奇刘姓负责人移检方侦办。
台湾“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20日表示,可评估是否设立毒淀粉受害特别门诊,他也允诺3天内全面追查顺丁烯二酸的原料及产品流向。
经过毒淀粉事件,很多加工品已经被染上一层阴影,因为淀粉加工品多半来自工厂,在成本与制作人力的考虑下,要回到过去传统方式犹如缘木求鱼,只能看业者良心。传统的人工粄条(粄条是流行于华南、粤东、台湾地区的客家美食)比较厚,但也容易断,经过长时间烹煮会慢慢糊掉;但工厂制作的粄条比较薄,口感弹牙中又带了一点脆感。
现在年轻人早已无法分辨传统粄条与机器制作的粄条的差异,也使得“货真价实”的辨识度难度高,让厂商有游走的空间。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