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便成为各方热议的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很多企业对此已有多方实践,伊利的“绿色产业链”就是一例。
早在2007年的达沃斯论坛,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论坛上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的理念,“绿色领导力”即追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三位一体,要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绿色领导力”的理念一经提出,即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响应。在随后2010年韩国b4e峰会上,潘刚在“绿色领导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倡导由领军企业向整个行业全面延伸绿色理念,确立绿色标准,生产绿色产品,推动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实现共同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伊利董事长潘刚介绍,在食品行业中,伊利率先发布了《企业公民报告》,成为了第一个由业绩导向到责任导向转变的中国食品企业,这意味着伊利已经摈弃传统的发展观念,实施速度与厚度并重的和谐发展战略。而如今的中国乳业正在加快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到“发展厚度优于速度”的转变,这与伊利多年来追求“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伊利法则”不谋而合。
伊利董事长潘刚表示,要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未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构建绿色产业链”战略理念的指导下,伊利将科技创新作为了关键性的发动引擎,撬起了“构建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的重心。“绿色产业链”不仅改变了商业原有发展模式,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绿色未来”。
据悉,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为推进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伊利董事长潘刚提案建议治理污染应该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抓手,同时覆盖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其他参与者,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从一两个单体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链,实现整个生产链条的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