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期肥料登记评审工作需要,把好登记产品的质量关和安全关,科学评价肥料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登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4月22日,农业部在北京宣布成立第七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种植业管理司叶贞琴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回顾了第六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工作,分析了肥料登记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第七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会议认为,第六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三年任期的工作任务。一是严格登记评审。肥料评审组对434个申请临时登记的肥料产品、1217个申请正式登记的肥料产品进行了综合评审,其中148个产品获得临时登记,1170个产品获得正式登记。微生物肥料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6次,函审6次,共有754个产品获得临时登记,449个产品获得正式登记。二是规范登记程序。按照《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肥料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范统一省级肥料登记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登记申请和检验、受理和评审、安全性管理等程序。三是完善登记标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研究探讨肥料产品技术指标、效果试验、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建立起了包括通用标准、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要求在内的肥料登记标准一揽子构架。四是强化监督管理。专门设立了肥料登记管理协调组,充分发挥工商、质检、标准化管理等部门的优势,在肥料登记管理、肥料产业政策制定、肥料产品监督抽查方面开展合作,形成部门合力。此外,第六届评审委员会还积极参与肥料管理法制建设工作,在多次肥料评审例会上,专门研究了肥料立法工作,积极推进肥料管理制度建设。
会议分析认为,我国是肥料生产和使用大国,肥料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的1/3。长期以来,在肥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肥料安全科学施用问题仍较突出,肥料质量参差不齐。肥料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肥料管理落后于市场发展,加之肥料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制度还不完善,做好肥料登记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来源:农业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