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东青岛:出海挖蛤蜊 一挖一麻袋
2024-05-04 02:05    809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江水暖,在田间垄上、滩涂海边、山坡林里闪动着一副副生动的“忙春图”,为了生计他们在春天里忙碌着:蛤蜊肥了,挖蛤人收拾网具驾船出海;春茶绿了,天蒙蒙亮采茶人就在茶园里忙碌;樱桃花开了,采蜜人开始了追花逐蜜的旅途……当你吃着蛤蜊、喝着春茶或者打算买几斤新鲜花蜜孝敬老人的时候,也许会有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些“忙春人”的生活、生计是怎样的,他们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今起,早报记者带你走近在“春天里”忙碌的这群人,和你分享他们的辛酸和快乐,打捞他们的心愿心声,探寻你所不知的行业幕后。

蛤蜊是青岛人必不可少的美食,红岛蛤蜊节的举办,也让市民亲身体验了一把挖蛤蜊的乐趣,但那只是一种趣味活动。当问到市民天天吃的蛤蜊是如何上岸的?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提个水桶,拿个铲子,出海挖蛤蜊,却鲜有人知道“专业”的挖蛤蜊也是用渔船出海,用那句 “一挖一麻袋”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昨天,记者乘船出海,零距离感受渔民挖蛤蜊的艰辛,听养殖户讲述红岛蛤蜊的发展历史。

天不亮出发挖到中午

昨天,记者按照约定,凌晨4点50分从城阳区红岛街道东大洋码头登上渔民王泽浩的挖蛤蜊船,这个时间天还是完全黑的,周边非常安静,先是码头上一辆挖掘机往船上装了几铲沙,随后王泽浩发动柴油发动机,船在黑暗中驶离码头。

经过20多分钟的航行,从胶州湾跨海大桥下穿过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船上包括王泽浩在内的4个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挖蛤蜊的海域就在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南侧,这片滩涂是正杰生态渔场承包养殖的,他们就在这片指定的区域作业,挖上来的蛤蜊归正杰生态渔场,自己只赚取工费,每天大约2000元左右,凌晨出发,在这里作业6个小时左右,回到码头一般就是中午了。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