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食品上交净利润下滑四成的2012年“成绩单”,旗下长城葡萄酒业绩大幅下滑成主因。同为国内葡萄酒产业三大巨头的张裕a、王朝也不乐观:张裕a2012年度净利润下滑一成,王朝葡萄酒也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12年其业绩将录得首次亏损。
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成熟,进口葡萄酒纷纷布局中国市场,而上述公司在公告中均将业绩滑坡原因归结为进口葡萄酒的冲击。葡萄酒专家认为,国内葡萄酒企业急需转型,加强内功。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赵晓娜实习生侯润芳
长城葡萄酒业绩“变脸”
中国食品1日披露2012年业绩显示,公司201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0.8%。其中,对净利润贡献超过半壁江山的长城葡萄酒行业遭遇业绩变脸,成业绩最大拖累因素。市场对于长城葡萄酒业绩变脸的理解是由于2012年公司架构调整引起经销商不满和营销人才流失所致。业绩公布后,中国食品股价出现下跌。截至2日收盘,中国食品报4.230元,下跌4.94%。
不过,国内葡萄酒企业中业绩飘绿的不仅仅长城一家。早在2月4日,王朝酒业发出盈利预警,预期集团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将转盈为亏。这将是王朝酒业登陆港交所8年以来首次遭遇年度亏损。而根据张裕a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201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6.19亿元,同比下降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下降11.10%。
缘何国内葡萄酒三大巨头在2012年度的成绩都不太理想?
葡萄酒收藏顾问、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专家陆江告诉记者,2012年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国内市场扩张很快,但进来的资本很多,‘蛋糕’没想象中那么大,自然每个公司分到的就少了。”他还补充,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三公瘦身”政策影响,对主要作为礼品、商务宴品的葡萄酒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不过,在中国食品、张裕a、王朝酒业的公告中,除葡萄酒成本上升、国内需求放缓外,都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进口葡萄酒冲击国内企业
实际上,在中国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市场,正得到不少国际品牌的关注。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