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鮰鱼产业现存问题与发展前景分析
2024-05-03 23:56    7640 

鮰鱼养殖、加工发展史

斑点叉尾鮰不带肌间刺、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出肉率高达40% 以上, 是少有的适宜规模化生产加工鱼片的淡水鱼类品种之一。

1984 年中国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1987 年繁殖成功,1988 年后进行全国推广形成商品化池塘饲养,1993 年开始进行网箱养殖并于 2003 年达到规模化。2000 年开始我国斑点叉尾鮰加工鱼片出口美国,2003 年形成批量加工出口,产量从几千吨上升至年20 万吨,最高峰期为 23 万吨,出口产量从几百吨到最高1.7 万吨。

2007 年,美国对我国鮰鱼片实行自动扣留检测药殘达标后放行,导致出口量锐减;其后因为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不景气。鮰鱼产业已出现四个大的起伏波动,即由高价转入低价、全国养殖面积下滑、市场销量进缓、加工出口国际市场受阻。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在养殖、加工和贸易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养殖方面。后代体色分化、体型变化、生长速度减缓, 早熟现象出现、抗逆力差、 发病率高、放养鱼种规格偏小, 参差不齐、加工出肉率下降等。斑点叉尾鮰是一种抗病较强的鱼类饲养品种,我国饲养过程中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技术不规范、高密度放养、生态环境较差、追求单位面积产量等因素。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目前基本上没有采纳池塘以800~1000 尾/ 亩、网箱以100~120 尾/m2 为宜的放养密度。鱼苗、鱼种的饵料蛋白含量标准为 38~40%, 亲鱼为36~38%, 商品鱼为36~32%,投喂应在弱光条件下进行, 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没有严格执行饲养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要求,饵料严格检测营养参数与无有害物质,防病用药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