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问诊粮食进口:剑指粮食收购机制垄断
2024-05-03 23:45    3189 

在粮食进口上,中国一直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甚至在2011年以前,中国仅允许进口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小麦,而玉米进口量近乎为零。但是,2012年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等)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进口额421.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5%。其中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等谷物进口量大幅上升,增长3.1倍。以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约5.9亿吨来计算,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4%。

大米进口量大增主因是价差300%

这个数字,不是我们工资的增长幅度,也不是我国房价的下跌幅度。

它是我国大米进口量同比增长的数额,凭借这一数字,我国成为了2012年大米第一消费国。

据我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长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

每一次这个数字的增加都会拉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大米进口增加是否会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这个300%的数据又一次横在了人们的面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量进口大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去年增长幅度较大,价差是最主要的原因。近些年,人民币升值很快,使得国内大米价格飙升。飙升的状态在国内表现或许并不明显,但在国际上,国内大米的价格明显高于越南等大米出口国的价格。在以往,国内进口大米主要是以泰国香米为主的高端大米,而目前,因为国内大米价格的上升,国外一些比较便宜的原料米也因此开始成为了进口的对象。

李国祥的观点也得到了农业部一位负责人的赞同。该负责人表示,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裕,进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较大所致,大米进口增加但数量有限,不会改变我国大米供给基本平衡的局面,更没有危机世界粮食安全一说。

该负责人说:“尽管我国大米进口增加,但由于进口量在国际稻米贸易中占比小,在我国大米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占比小。因此,这‘两小’特征决定了我国大米进口既不会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产生明显影响,也不会改变我国稻米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

来源:新农村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