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板出海,风雨难测;航母远行,巍丽壮美。
1998年,金健米业登陆资本市场,人们觉得这只“中国粮食第一股”诞生在“粮食生产大省”的湖南理所应当;然而,数年来,它在坐拥着“鱼米之乡”时,粮油加工的主营业务却每况愈下。
有人说,这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但毫无原料竞争优势却强势崛起的新加坡益海嘉里等企业集团告诉我们:在粮油行业,舢板出海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是航母争霸方晓胜负。
金健米业易主复牌的当下,湖南政府正打造“千亿产业”、“百亿物流”,湖南粮食集团成功入主金健米业,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抱以期待,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以金健米业为载体的湖南粮油航母是否初现雏形?
金健回归与市场期待
对于金健米业的易主复牌,市场人士大多以“回归”概之,“与湖南粮食集团战略联姻,这只‘中国粮食第一股’终于要重振粮油主业了。”
“重振”二字背后,是金健米业多年来主业不强、业绩欠佳的写意。其财报显示,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80万元和56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皆出现不同程度亏损;2011年甚至大幅度亏损6704万元。
金健米业前身是常德市粮油总公司,都说“湖广熟、天下足”,身居“稻谷产量全国第一”的粮食生产大省,业内人士对金健米业的诊断却是:从公司主营业务表可以看出,占营收比重超过七成的粮油食品加工业的长期疲软,是公司净利不断被削减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反,总部设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新加坡独资企业益海嘉里,虽其名在国内鲜为人知,但它是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的食用油巨无霸,而且旗下品牌众所周知,包括“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口福”等。
来源:三湘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