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是关于绿色农业的。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对本报记者表示,“农业的发展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大事。”
聂振邦指出,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1990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向以“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区域性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他认为,农业问题本身和城镇化密切相关,未来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出现与农业争人和争地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聂振邦40多年来一直在农业系统工作,并于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任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绿色农业”
《21世纪》:不少人认为,今年的政协一号提案会是“大气污染”或“城镇化”,但最后却是“绿色农业”。您对此怎么看?
聂振邦:这说明国家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中国人开门就讲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与农业相关。农业的发展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大事。
未来农业问题本身也和城镇化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公报,中国适龄劳动就业人口正在减少,这说明未来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出现与农业争人和争地的问题。
今年提的叫绿色农业,这与农业的污染有关。从污染源来看,一部分与农药化肥的过量或者不科学施用产生的残留有关;另一部分源于个别地区的土壤和水源污染,尤其是化工和工矿企业的违法排污。
就后者而言,我看到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即将完成土壤污染的调查,但根据我的了解,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土壤污染已经很严重了,更多的是表明国家对此已采取了积极的调查措施。
《21世纪》:那么您认为应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