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号文件到两会会场,“三农”问题始终是被关注的头号议题。在探讨农业农村持续升温的同时,有委员冷静表态,须着力执行,防止热议的“三农”问题在现实遇冷。
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第一天,会场上,城镇化、粮食安全、农产品价格、农民工权益等涉农议题仍是委员热议的焦点。在政协提案组记者查阅到,除了“农业水利”和“城乡建设”两类专门的涉农提案,其他如“文化宣传”、“社会服务”、“财税金融”、“资源环境”等类也有不少关注“三农”问题的提案。粗略一数,在前100份政协提案中,涉农提案有26份,委员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可见一斑。
“我们关注农业农村,不仅因为其重要性,还因为存在的问题多、难以解决。”华中农业大学黄巧云委员说,“很多问题已经反复呼吁,但因为执行中遇到困难,只能旧事重提。关键还在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对此表示赞同:“农业的重要性强调得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却总是处于弱势,在人力、财力、物力安排上往往不占优势。必须防止‘三农’问题‘外热内冷’的情况,在桌面上讨论、在文件中聚焦,更要在实际中执行。”
连续10年,连续10个发展“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中国农科院彭于发委员说:“1号文件表明了中央做好‘三农’工作的态度和决心,但它毕竟不是法律,没有强制执行力,能否实现,要靠各地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切实重视起来。”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