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丰收的同时,却不断进口粮食,这似乎有些矛盾。他怀疑,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家是否能实现年年增长。两会召开之际,关系到民生和国家战略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部分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博导彭于发,对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粮食“九连增”提出质疑,他指出,中国在丰收的同时,却不断进口粮食,这似乎有些矛盾。他怀疑,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家是否能实现年年增长。据大智慧了解,同样对此产生质疑的业内人不在少数。
彭于发告诉大智慧,他正在向农业部信息中心寻求一些数据信息,希望能够找出双增长背后的真正原因。
“双增长”背后,粮食疑惑待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实现九连增。
同时,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开始出现明显增长。2012年1-11月中国谷物进口总量为1342万吨,同比增长2.0倍;1-10月包括大豆、薯类在内的全部粮食进口总量达到6750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9%,全年进口总量达到7760万吨,贸易总量占全球贸易总量(谷物和油料)的18%左右。
中国大量进口粮食,致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出现中国粮荒的猜疑性论调。
此前有观点认为,进口粮食增长源于国际粮价较低和市场运作效应,与国内粮食产量上升并无直接关系。对此,彭于发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市场因素就算再怎么主导,需求和消费放在那里,中国人均粮食消费每年380公斤,这几年又不见我们将粮食加工后大量出口,如果国内粮食增长真如此之快,可以保证国内自给率,那么,进口那么多的粮食又消费到哪里去了?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以及农业分析师也向记者发出了同样的质疑。有位不愿具名的农业分析师说,对于目前出现的国外进口和国内产量双增长现状,行业内部也有很多质疑声,但尚未找到解释原因。
耕地日益减少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财经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