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报》报道,又到了一年捕刀鱼季节,这几天在长江口早已盘踞着上千艘渔船,这其中有专项捕捞证的仅125艘。
昨天(2.28),市农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本市于1月25日到11月25日,开展为期10个月的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此外,今年非法捕捞将首次入刑。
近年来非法捕捞堪称“猖獗”
非法捕捞是指无证捕捞或者尽管有证,但在禁止捕捞的水域或使用违规网具进行作业的行为。
近年来,非法捕捞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长江深水张网捕捞和在内河使用电捕鱼,几乎可以用“猖獗”形容。据市农委水产办主任梁伟泉介绍,今年共发放刀鱼专项捕捞证125张,而在长江口却盘踞着一千多条无证捕捞渔船,所用的都是农业部门禁用的深水张网,造成幼鱼、幼虾占渔获物构成40%以上。
而电捕鱼是内陆水域中鱼类的致命杀手,2010年仅奉贤区就发生因电捕鱼行为导致死亡事件3起。
渔政部门发现,从事电捕鱼、深水张网等非法捕捞的90%以上是外来船舶和外来人员,并长期集聚在崇明岛、横沙岛东侧、杭州湾沿岸和各区县内陆河道湖泊。仅常年滞留本市崇明三岛从事非法捕捞的苏、浙、皖三省船舶就超过1500艘,本地合法长江渔船仅有219艘。
非法捕捞利润能增长2倍多
疯狂捕捞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相关执法部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青浦淀山湖为例,使用带电拖网从事拖虾作业,每船渔获物日产量在5斤—10 斤,年产值在5万元左右;不使用电捕鱼工具,每船渔获物日产量在2斤左右,年产值仅1万元—2万元,收益减少50%—70%。
而在长江,去年,刀鱼的身价更是高达史无前例的8000元/斤。而被称为“软黄金”的鳗苗近年来价格也一路高企,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斤鳗苗的价格十几元,而到了去年,一条鳗苗的价格就高达四十多元。
“长江已经失去了鲥鱼,失去了河豚,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们将失去刀鱼。”梁伟泉告诉记者,如果非法捕捞长期盛行,渔业资源将面临枯竭,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上半年将进行3次联合整治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