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黄祖文、老二黄祖田、老三丁地生是三兄弟,他们的刚刚组建的杏鲍菇工厂位于湖北省京山县永兴镇潘岭村,2012年规划中的一期工程建设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同年,他们注册并成立了京山金林子杏鲍菇专业合作社,当年10月投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首批600公斤鲜菇出厂就创利润近20万元。
农历腊月28日,正值岁末年初,老大黄祖文电话告知,即将上市的第二批鲜菇已经成熟出菇,进入分级包装程序。
年味正隆之时,杏鲍菇工厂生产却红红火火,笔者对三兄弟创业之辛,即生敬意,便和永兴镇一名负责农业工作的同志欣然前往潘岭,探访这个食用菌中的“平菇之王”。
走进面积不是很大的厂区,我们依然被这家“村级工厂”的现代农业气息所感染。除了锅炉在车间无怨无悔地供暖外,整个生产车间非常安静,但在培养室,却似乎听见了菇苗在恒温生长的环境中吐出的丝丝声响。
听老大黄祖文介绍,杏鲍菇是食用菌中的“贵族”,也是近几年刚开发的一种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珍稀食用菌,因其有杏仁的香味,鲍鱼的口感,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而得名。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市场上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受季节限制和产量、品质等原因,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三兄弟其实是利川市谋道镇中台村人,那里山高土瘠,人平不到3分地。作为家里的老大,黄祖文不得不在家敬老抚小。90年代初期,村里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头脑灵活的他把周边亲戚朋友近30亩“抛荒田”集中起来尝试种植大白菜、西红柿、辣椒等常规蔬菜。由于高山气候及栽培技术的原因,10多年过去了,种植蔬菜没有带来丰厚的效益,他却用勤劳辛苦攒下了一定的积蓄。
老二黄祖田说,1993年他到台商企业广东番禺和昌养菌场打工,主要从事金针菇、杏鲍菇生产的装袋、上架、搬运等普通工作。3年后,他作为技术工人受到企业的重点培训,系统学习了食用菌配料、装袋、栽培、制冷的“日本模式”。10年后,他由普通工人成为该企业一名高级配料生产管理人员,先后到江苏盐城、河北承德等国内知名养菌场做技术指导。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