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富顺县桑枝食用菌生产推出致富新模式
2024-05-03 22:01    5702 

2月19日上午,天气乍暖还寒。在富顺县飞龙镇新胜村的该镇蚕桑专业合作社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桑枝条堆积如山,10多个工人分工明确:粉碎枝条、拌料、装袋、高温灭菌、接菌种,一条龙生产,很像工厂化流水线的程序。“这个就是我们镇在自贡市率先推广的桑枝种菇的产业新模式。”一直在旁边来回指导的飞龙镇产业联合支部书记、蚕桑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发贵对记者说道。

在张发贵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食用菌种植大鹏里,里面成排成行的放满了菌袋,有些菌袋上长满了像花一样的菌菇。“另外那些菌袋上没有菌子的是已经采来卖了。”张发贵说。记者问桑枝种菇效益如何,张发贵喊来正在基地粉碎枝条的新胜村2组村民吴文开。“我去年总共养蚕15张,卖了16000多元。卖了8000公斤枝条给基地,收入3200元。我还在基地买了3000个菌袋来种菇,与合作社签订了保护价回收协议。”吴文开说,“目前已经卖了几千块钱了,估计全部能产6000公斤菌菇,可以卖3万元左右,除去一半的成本还能赚15000元以上。”

“我们合作社的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收购桑枝200吨,装菌袋3万个,已经正式投产一个多月,目前每天产菇100公斤左右,接下来产量会越来越高。”张发贵介绍,从2月底开始将进入为期4个月的盛产期,可以产菇6万公斤,产值有几十万元。菌菇目前主要在本地和周边10多个场镇销售,销路还不愁,产量大了就往城市和超市销售。

问到为什么要推广桑枝种菇的产业模式,张发贵告诉记者,飞龙镇是自贡市的蚕桑大镇,去年全镇1万亩桑园养蚕7000多张,总产值近800万元。全镇桑枝产量至少也有800吨以上,以前一部分拿来作生活燃料,很大部分就到处丢弃腐烂了,造成环境污染还影响卫生和形象。张发贵介绍,把桑枝卖给纸厂一年多后,纸厂不收了。我们觉得烧了丢了太可惜了,卖给纸厂价格低、运输费高,不划算。因此,想办法把桑枝资源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是合作社多年的愿望。”去年下半年,合作社到外地考察取经,引进设备和技术,建立了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