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前后,丰益国际将公布2012年全年的业绩。尽管去年下半年中国食用油利润有所回升,但是从中粮集团、东凌粮油等对手的业绩表现来看,丰益国际食用油业务要“一枝独秀”的可能性不大。
粮油业“冬天”在后面
丰益国际和中粮集团在国内食用油市场的份额分居第一和第二名。中粮集团的食用油业务大体分成两块,一块是产业链上相对前端的大豆、菜籽的压榨,放在中国粮油控股;另一块是“福临门”等品牌食用油的销售,放在中国食品。
盈利预报显示,中粮集团2012年的食用油业绩大幅跳水。中国粮油控股此前发布的公报显示:“与截至2011年12月31日相比,本集团于本年度(2012年,记者注)综合净利润将大幅减少,但跌幅较中期明显缩窄。”
中国食品的表现更令人揪心:“本集团厨房食品业务于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年度录得超过1亿港元的亏损。”中国食品的厨房食品业务以分销小包装食用油为主,食用散油是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由于2012年受到食用散油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食品在内的油脂企业未能将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客户,这样的影响在去年下半年影响更为显著,导致中国食品上述业务出现亏损。
去年1~9月,丰益国际粮油贸易和加工业务税前利润累计亏损3217万美元,与中粮集团可谓“难兄难弟”。
2012年对于国内食用油企业来说是困难的一年,而2013年并不意味着苦尽甘来,也许“冬天”还在后面。
食用油行业已是“红海”,大豆压榨能力超过1亿吨,加工能力过剩一半左右,目前还有跟随者竞相涌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近年来接二连三上马新工厂,市场攻势凌厉,一位食用油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中储粮“金鼎”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计划5年销量要达到100万吨,价格战是其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食用油业务的利润率还有可能走低。
大路货竞争走到尽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