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日前在第三届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去年中国进口大豆5806万吨,进口的谷物7700多万吨,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来算,去年进口的粮食相当于养活了1.9亿中国人——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韩俊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能建立在土地大量兼并,甚至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的基础上,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够建立在我们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基础上。
韩俊的观点引来媒体关注,认为粮食自给跌破90%,会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事实上,粮食自给比例的下降,并不代表中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一方面,从构成上看,2012年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等)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为5838.5万吨,占整体粮食进口量的比重达到72.8%。中国玉米、小麦、大米这三种粮食的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足2%。在进口份额中占大比重的大豆、玉米,主要用于榨油、工业提取、饲料用粮等消费需求,不会与主要粮食产品产生交集,因此也不会影响到粮食安全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曾表示,如果将大豆算作粮食,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0%左右,如果不算大豆,我国粮食自给率将达到97%。从保障生存的角度看,有这样的自给率完全不必引发担心。
另一方面,不考虑结构问题,即便中国的粮食自给比例真到90%以下,甚至更低,也不代表就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什么是粮食安全?“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是粮食安全。那么,完全靠自给就一定能做到“手里有粮”吗?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一样需要国内国外的其他市场调剂补充。依靠外部市场,也不一定就做不到“手里有粮”。也就是说,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粮食自给率(以热量为准)为39%,如此低的粮食自给率也并未影响到日本的粮食安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