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餐桌上少不了设施蔬菜。
有资料显示,全国设施蔬菜瓜类年产量2.5亿多吨,人均占有量180多公斤,为人均蔬菜瓜类占有量的近1/3。可以说,我们吃3斤菜,里面就有1斤是设施蔬菜。
早在1988年,中央政府便将老百姓的“菜篮子”上升为“工程”,从一开始的解决菜品短缺,到如今的解决菜价的虚高,各级政府在不断努力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提出要建立“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机制。
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常德也不例外地掀起一阵“大棚风”,彻底摆脱了“小满前后点瓜种豆”的束缚。2012年11月,在全市蔬菜工作专题办公会议上,常德市以更大手笔描绘了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强力推进蔬菜生产流通“双百亿”产业工程。
有了目标,也不能忽视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发展设施蔬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大棚往哪里建?钱从哪里来?技从哪里学?菜往哪里卖?
近日,记者走进这方涌动着现代春潮的热土,带来常德市设施蔬菜发展的报道,与读者共享这个美丽的春天。
这是一场“改天换地、再造山河”的纵深攻坚;
这是一幅“天蓝水碧、山川秀美”的时代画卷;
这是一曲“绿色崛起、承载未来”的壮美乐章……
2011年,常德市开始大力推进设施蔬菜,这一做法,有着市场需求、生产基础、优势资源、经济效益等特殊性。一时间,“设施蔬菜”这个热词开始在常德活跃起来。
天天领工资,季季是农忙;亩产万元钱,一个大棚一桶金。这是记者前往蔬菜基地采访时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而这件件新鲜事的涌现,均归功于设施蔬菜,当地人比喻为“大棚展势奔小康”。
新事、新人、新风,演绎着风生水起的现代设施农业。
现状:丰富了冬季“菜篮子”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