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菜油库存“堰塞湖”岌岌可危
2024-05-03 20:56    3905 

1月10日,由于炒作我国油菜主产区冻害天气,郑州菜油期货在菜籽和菜粕带动下率先发难,领涨植物油期货板块。但随后外盘大豆和豆油继续反弹,包括菜油在内的油脂类期货却裹足不前,欲涨还休,这是目前国内外油脂供需较为宽裕的客观体现。后期来看,在南美大豆产区出现严重灾害天气之前,菜油期货有望维持偏弱振荡格局。

国内外油脂供应充足,粕强油弱

由于炒作美国大豆主产区干旱,2012年美国大豆价格和豆粕均创出历史新高,豆油价格连2011年的高点都未突破,这主要是因为国际油脂供应相对充裕。

目前,美国大豆减产以及旺盛出口利多消息已经耗尽,棕榈油进入减产周期,但低迷的需求使得主产国库存量依旧屡见新高,国际油脂缺乏明显的利多消息刺激。而国内油脂供应同样较为充裕,港口大豆库存水平虽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库存之所以持续下降,除了春节前消费增加外,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后期不看好,造成进口积极性下降,使得市场积极抛售,被动去库存。而港口棕榈油和商业豆油商品库存量仍然高企,春节前的集中消费也未能使之降低。

菜油库存充裕,新增供应依旧偏高

从2008年起,为保护农民种油积极性,政府对油菜籽实行保护价收购。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2年全国冬油菜面积增加180万亩左右。目前油菜处于越冬期,长势正常,降水充足,而且已经立春,后期出现像2008年那样冻害的可能性不大。在油菜籽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增产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由于我国政府进行保护价收储,我国菜油价格相对国际市场坚挺,从而刺激油菜籽和菜油进口量增加。据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油菜籽近230万吨,仅次于2009年的历史最高值,进口菜油近118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国际油菜籽渴望实现恢复性增产,加之对油菜籽进口的部分解禁,今年我国将会进口更多油菜籽和菜油。

提高保护价政策是把双刃剑

由于政府相继提高了2013年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市场普遍预计,可能会相应提高油菜籽保护收购价格,从去年的2.5元/斤提高到2.6—2.7元/斤。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