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资金投入。全县累计完成现代畜牧业发展投资4.88亿元,其中:县级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投资1537.54万元,国省项目投资13294万元,银行贷款资金15950万元,业主和农户自筹资金18011.02万元,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有效发挥。二是抓结构调整。以优化品种为先导,大力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生猪优势地位持续巩固;以品种选育和保护为重点,加快完善乐至黑山羊原种场、扩繁场和保种选育区域,乐至黑山羊发展壮大;以多元化为导向,大力发展鸡、鸭、兔等特色畜禽,品种结构持续优化。三是抓方式转变。着力区域化布局,扩大规模化养殖面,打造了318、319国道和乐良路沿线现代畜牧业示范片和石湍、大佛、良安、通旅、双河、金顺、凉水等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养殖,打造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建成“五化”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79个;实施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四是抓机制创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培育龙头企业10户,组建养殖合作社107个、联合社1个,带动1.1万养殖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深入推进“六方合作+保险”、“赊销”、“寄养”、“订单养殖”等运作模式,带动农民快速稳定增收。五是抓技术支撑。加强与西南民族大学、省畜牧科学院、四川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龙头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建教学实验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专家服务站,全县建成畜牧相关博士后工作站2个、教学实验基地1个、省级技术术研发中心1个、专家服务站2个,技术支撑坚实有力。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