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科技兴茶新风正在石门茶区悄然兴起
2024-05-03 20:54    7926 

窗外,严寒逼人;窗内,热火朝天。春节前夕,石门茶厂出口红茶加工车间仍然忙忙碌碌。记者在石门县三圣乡太青山海拔近1000米的几家茶厂的现场看到,昔日贫穷落后、全靠柴火加工茶叶的山区,出现了烘茶不请“烧火佬”、制茶不用“煤和柴”、一切全靠新型电气化科技设备当家的景象。一股科技兴茶新风正在石门茶区悄然兴起。

“茶叶要做好,全靠烧火佬。”这是以往石门茶叶加工业界流传了很久的一句口头禅。茶叶制作加工时,火功对茶叶的“色、香、味”影响很大,制茶大师要掌控好火候,需要和烧火的工人配合默契,才能做出好茶。但如今“烧火佬”这个“职业”在石门茶乡即将成为历史。笔者走进该县子良乡茶农王中举、刘辉等人的茶厂看到,厂子虽小,但四周花草林木俱全,鸟语花香,如同来到了农家山庄;厂房内外窗明几净,茶机摆放整洁、井然有序。正值春节茶叶生产的大忙时节,厂房、机器上,几乎没有一丝灰尘。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制茶已经全部用上了新型科技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像过去靠双手,一个茶师傅一晚只能制作加工几斤或十几斤茶,还要雇佣几个“烧火佬”做帮手。现在一台茶机可顶10多个茶工,每加工1公斤茶相比过去要节约人力成本1元以上。据王中举介绍,去年,他家通过政府的茶(农)机补贴,自己还投入15万多元,购进了一整套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新型茶机,很先进,全部用电,不需要烧一根柴也不要一点煤,制茶再也不要请“烧火佬”了,只需要开动茶机,按照规范的技术、标准操作就行了。现在,制作出来的茶叶质量比过去要好多了,销售价格也上升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小了许多,用一句话说就是“既赚了钞票又轻松了身体”,全搭帮国家的科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而40多岁的刘辉更是牛气,他已经注册了“泰清山”商标,通过了“qs”认证,他计划和本村、周边的茶农组建茶叶合作社,在2至3年内通过国内的ofdc有机认证,还下决心申报“imo”有机认证,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据他介绍,太青山区域山高生态好,适合发展茶也出产名优茶。他们计划通过几年时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改造老茶园,扩建高标准的优质茶园,为将太青山建成湖南省专业核心茶区之一做贡献。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