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2年茶叶种植及生产情况的统计汇总已经出来。从汇总看,2012年茶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提升,但也反映出茶园质量不高、名优茶占比下降、质量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刊在第一时间将本文刊登,希望为茶界鼓劲,更为茶业敲响警钟。
去年我国茶叶生产,虽然遇早春低温致茶树发芽晚、开采期推迟7—10天,但仲春和秋季气候正常,有利于茶树营养生长,加上茶区各地及时加强茶园管理和茶叶采摘,使全年茶叶生产在持续多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又继续获得增产增收的好年成。
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增加
总产量和总产值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专业统计,去年干毛茶总产量176.1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10%。除海南外,各省(区、市)普遍增产,增产万吨以上的有:贵州增产4.19万吨、云南增产3.51万吨、福建增产2.3万吨、湖北增产1.58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53.6亿元,同比增收166.7亿元,增21.2%。各地普遍增收,增收幅度大多在15-30%之间。增收10亿元以上的有9个省,其中贵州和河南增收最多,分别增18.3亿元、18.1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亩产量49.2公斤,同比提高1.8公斤,增3.8%;亩产值2664元,同比提高335元,增14.4%。
六大茶类普遍增产,红茶和黑茶增幅最大。由于很多地方加大了茶类结构调整力度,使绿茶增幅下降(云南、广西、浙江、海南均为负增长,贵州增69.5%)、其他茶类增幅上升,尤其是红茶和黑茶增幅最大。2012年红茶达到18.1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增32.2%;黑茶达到17.2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增24.8%;绿茶达到118万吨,同比增加6.7万吨,增6%;乌龙茶达到21.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8%;白茶9785吨,同比增加1374吨,增16.3%;黄茶2028吨,同比增加119吨,增6.2%。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